竹棍是笔直的,还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弯折,以便在鸟笼顶端汇集、封闭。这时只需一个小型酒精灯加热,便能将竹签弯折。其后,再为鸟笼顶座所需的竹片进行钻孔,再将竹棍一一插入顶座孔洞之中,配上一些装饰品,一个普通的鸟笼***完工了。
如果想卖好价钱,***必须对鸟笼进行雕刻,但雕刻费时费力。受访的村民们大多都不愿花这样的功夫。原因有二:一是他们没这门技艺,二是雕刻太费时,短时间内难见经济效益。
但是,对于村民的这种观点,张树国和杨春都持“坚决反对”的态度。在他俩看来,如果不能提升竹雕鸟笼的制作工艺,放弃雕刻,三庄村小组的鸟笼将永远形不成品牌,***终将沦为可有可无的“小玩意”而已。而且,如果不形成规模化生产,整个“鸟笼产业”的经济效益都将大受局限。
对于未来,他俩都有这样一个想法:在政府的支持下,获得项目投资,在晋城镇选取合适的地块,建设专门的竹雕鸟笼制作企业,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,进行大批量制造,将民间传统工艺转化为创富工具。
高档鸟笼还有市场空间
11月1日,昆明景星花鸟市场,卖鸟的店里挂满了各式鸟笼,琳琅满目。店里竹制的鸟笼不多,更多的是塑料制。竹制鸟笼价钱不一,便宜的只要几十元钱。细看,这种鸟笼做工粗糙:竹材质地不够光滑,甚至连制作时留下的毛刺都露在外面。也有喊价数千元的,但它们都被商家放置在货架的顶端,用塑料纸包裹着。
部分经营者表示,喜欢玩鸟的人愿意买竹制鸟笼,至于价位,则看各自的经济实力。“三五千元的也有人买,几百元的要得更多。”对于晋宁生产的竹雕鸟笼,商户们说,他们其实并不很清楚所售鸟笼的产地,但知道有一些从晋宁送来的鸟笼,因为质量好,很受欢迎。
在紧邻市场的小游园里,不少遛鸟者正把玩着手中的鸟笼。仔细看看,他们的鸟笼大部分都有些老旧、粗糙。
“我也有好鸟笼,但舍不得用来装鸟,***摆在家里欣赏。”一位老者说,不少喜欢养鸟的市民都会买上一两个******高、质地好的鸟笼,目的却不是为了给鸟住。“纯粹是喜欢它的做工,值得珍藏。”
采访中,一名李姓商户悄悄告诉记者,3年前他曾花500元钱“拿下”一个鸟笼,前几天竟被他以5000元钱的******售出,“顾客当时连价都没还,可见他对我这个鸟笼的喜欢程度。”李姓商户说,目前在景星花鸟市场很难见到“高端”鸟笼,“大部分都是从外省批发来的一些低端货。”
在昆明动物园、大观公园、篆塘公园,随处可见遛鸟的市民。“喜欢鸟,当然要给它配个好鸟笼。碰上特别精美的鸟笼,******高,但咬咬牙还是舍得的。”普通白领黄女士说,繁忙工作之余,提着鸟笼出来散散步、看看风景,也是不错的。
有业内人士介绍,除了养鸟者,不少私企老板、政府官员也喜欢买一些雕刻精美的鸟笼,用于收藏或送礼。